 
        近日,欧盟正在考虑强制要求中国在欧洲的投资者向欧洲企业移交技术,以提高欧盟产业的竞争力。这些举措将适用于包括汽车和电池等在内的关键数字行业和制造业,欧盟还会要求投资者使用一定数量的欧盟商品或劳动力。
欧盟贸易专员和丹麦外交大臣表示,欧盟正在研究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设定先决条件,其中就包括技术转让和专有技术(Know-how)转让。这是一项旨在提升欧盟产业竞争力的新举措。

欧盟认为,中国受益于在华欧洲企业的大规模技术转让,例如利用技术转让作为换取市场准入的条件,或通过强制与中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的规则。
虽然这些预计将于11月实施的规则从技术上讲将适用于所有非欧盟企业,但其目标是防止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压垮欧洲工业。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表示,许多欧洲人认为,只要遵守规则,就能成为赢家。他表示,欧盟在设定条件方面应该借鉴美国和中国的经验。“如果我们邀请中国投资者进入欧洲,就也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技术转让为前提,”他说:“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完成这项讨论,但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
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增长乏力,投资疲软。其最大的经济体德国表现疲弱。随着欧洲各行各业寻求保护自身商业模式的方法,游说团体一直在呼吁欧盟委员会考虑采取严厉措施,以获取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优势的技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三(10月15日)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作为原则,中方支持中欧企业基于市场原则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
喜欢这篇文章吗?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加上您的名片分享吧,点击这里 联系商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