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印太地区12个国家的领导人周一(5月23日)宣布启动一个新的经济平台,旨在通过在供应链、清洁能源和数字规则等全球问题上展开合作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
《印太经济框架》(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 )是2017年时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主政期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后,拜登政府为与亚洲国家建立经济关系作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尝试。美国官员表示,印太经济框架代表了一种超越传统贸易协议的新合作方式。
不过,与2018年底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生效的TPP不同,印太经济框架不包括谈判降低关税的计划,也不包括清除市场准入壁垒的广泛措施。
华盛顿正式宣布启动新《印太经济框架》谈判,并宣布了初始成员国名单。它们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这13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占全球约4成。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印度总理莫迪等人参加了在东京都内举行的启动会议。
周一的宣布标志着参与国启动谈判,以确定框架中最终包含哪些内容。就此而言,目前的表态充满期待色彩。广义上讲,这是美国显示其决心继续担当亚洲主导力量的一种手段。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Jake Sullivan )称,IPEF的重点是 "围绕印度-太平洋经济体的进一步整合,以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为重点,制定标准和规则,并致力于确保安全和有弹性的供应链。
产生需要新的世界贸易标准的想法,不仅是因应美国选民的不满情绪,而且也来自对大流行瘟疫如何扰乱了整个供应链的认识:工厂关闭、货船误期、港口堵塞、全球通胀上升。而2月底,俄总统普京下令入侵乌克兰,导致世界部分地区食品和能源成本危险性跳跃,更凸显了当下全球经济秩序的脆弱性。
喜欢这篇文章吗?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加上您的名片分享吧,点击这里 注册和联系商业合作。